- 发布日期:2025-05-07 21:54 点击次数:188
女性医务工作者以其坚韧、奉献和温柔等特质口碑最好的股票配资,在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值“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广州日报采访了这群如花般美丽的女性,向她们致以节日的问候!
在传统观念中,糖尿病被视为一种进展缓慢且不可逆的终身疾病,难以达到缓解。然而,通过在糖尿病逆转管理领域深耕20余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内科主任李延兵教授证明了这一临床难题是可以被破解的!
李延兵教授大胆地提出了“强化-简化”治疗新策略:先对患者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随后采用简化的口服降糖药物进行序贯治疗,以优化长期血糖控制。这一策略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用药量,降低了医疗费用,还有助于通过建立早期的良好代谢记忆减少长期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医生不仅要关注患者的血糖是否达标,更要注重最大程度挽救患者的胰岛功能,使治疗更为简单、有效、可耐受,让患者拥有更高的生活质量。”李延兵说,一路走来,成功源于“胆大心细”,不断解难题、闯难关,正如墙角的一枝梅花,在寒冬中绽放,带来春天的希望。
“凌寒独自开”:
打破常规,走上糖尿病逆转研究之路
如同在凌寒中独自绽放的梅花,李延兵走上了一条别人不敢走的路。自20世纪90年代,她便开始探索糖尿病逆转领域,成为该领域的先行者之一。
在与患者的交流中,她深刻感受到患者“希望从糖尿病中解脱出来”“希望减轻疾病负担”的强烈愿望。然而,长期以来,糖尿病被视为终身性疾病,不可逆转。许多患者四处求医,甚至尝试偏方,耗费了大量时间和金钱。这些现实让李延兵深感痛心,促使她决心改变这一现状。20多年前,李延兵接诊了一位年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这一病例深深触动了她。患者小罗年仅25岁,被送往医院时已处于深度昏迷状态,血糖高达30mmol/L,是正常值的5倍,血清pH值仅为6.9,情况极其危急。经过全力抢救,小罗最终脱离了生命危险。
李延兵回忆道,通过充分补液、持续的胰岛素治疗,小罗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之后持续胰岛素治疗,他的胰岛功能获得了恢复,并出现了糖尿病缓解。这一案例的成功,促使她在2001年开始了糖尿病逆转的研究。传统的2型糖尿病治疗理念是从单药、双药、三药逐步过渡到胰岛素治疗,这种“升阶梯”模式往往导致患者胰岛功能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患者用药量不断增加,依从性下降,生活质量难以提高。李延兵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计:对严重高血糖患者,直接起始胰岛素治疗,最大程度恢复胰岛功能,尽可能诱导疾病缓解。她和团队选择了138位空腹血糖高于11.1mmol/L的患者,先进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使血糖完全正常化,2周后停止胰岛素,观察患者情况。结果显示,124名患者实现了糖尿病缓解,其中48%的患者在一年内无须用药,血糖仍保持在正常范围。
正是这一“不走寻常路”的方法,开辟了糖尿病治疗的新路径。“这是一个先驱研究,结果令人欣喜。通过胰岛素治疗清除糖毒性后,β细胞功能得到恢复,血糖得到有效控制,甚至诱导了糖尿病的缓解。”这一研究成果迅速在全国推广,并发表在糖尿病领域的顶级糖尿病临床杂志《糖尿病护理(Diabetes Care)》上。
“梅花香自苦寒来”:
历经磨砺,步步攻坚克难
在李延兵感到欢欣鼓舞的同时,外界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很多人提出了质疑:‘为什么要用胰岛素治疗这种不得已才选择的治疗方法?’‘用口服药也一样可以达到这样的目标’……”讨论声四起,李延兵则越是觉得要循着这条路把研究做透做深。“就如这句诗:‘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做研究也是要挺过‘苦寒’,经历‘磨砺’,那不妨继续钻研下去!”
为此,他们团队开始了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研究扩大到国内9个中心的400多例患者,将胰岛素治疗组与口服药治疗组做对比,看是否能达到一样的结果。一年后,结果显示,无论是口服药还是胰岛素治疗,只要是清除了糖毒性,把血糖完全控制到正常人的水平,的确可以诱导糖尿病缓解,但是不同的方式对糖尿病缓解的比例是不一样的,整体来说,使用胰岛素的缓解率比使用口服药要高出约1倍,胰岛素可以作为β细胞的“替代品”,让受伤的β细胞有休息的机会,它才能恢复得更好。
2008年,该研究结果发表在《Lancet柳叶刀》杂志上,开创了一条糖尿病治疗新路径:对于严重高血糖的患者(空腹血糖大于11.1),可以不走累积口服药再到胰岛素的路径,而是可以直接以胰岛素做治疗的起始点。
然而,如何建立规范的治疗模式加以推广让更多的同行可以借鉴、使更多的患者从中获益成了新的挑战。李延兵团队继续深入研究,探索胰岛素初始剂量的设定、制定合适的控制目标、寻找是否缓解成功的预测指标以及何时续接药物治疗等问题。最终,他们牵头制定了《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逆转2型糖尿病专家共识》和《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专家共识》,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指导。
“在一步步探索的过程中,我听到很多人质疑:‘你不怕患者低血糖吗?’”李延兵说,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有时低血糖的危害是超越高血糖的,低血糖的发生甚至是会致死的,这也是为什么绝大多数人认为这种方案是“冒险”之举。
面对这些声音,在李延兵看来,作为医生要“胆大心细”,才能最大程度上令患者获益。“如果我只是让患者的血糖有所降低,比如说达标,其实是不足以延缓疾病进展的,很多患者只会越用越多药,加重疾病负担。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我们一定要严谨,但并不能一味求稳。我可以有底气地说,如果医生有自己成熟的一套经验和方法,是可以避免低血糖的发生的。”
历经20余载的探索,李延兵团队不仅是糖尿病逆转领域的“先行者”,也成了“排头兵”。2024年,李延兵团队又在《英国医学杂志》(BMJ,影响因子93.6)发表了一项全国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针对新诊断且血糖显著升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2周的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序贯口服药简化方案,该策略突破了传统“升阶梯”用药模式,通过“主动强化”与“简化”结合,显著提升了治疗效果,使血糖控制率达到80%以上,后续简化治疗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并降低医疗成本。
▲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英国医学杂志》上
“只把春来报”:
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希望使者”
作为内分泌领域的专家,只要李延兵一出诊,她的号总是很快被一抢而空。只要患者来到诊室,她都会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还力所能及地在药物治疗之外去关注血脂、血压以及他们的生活行为。“就诊的时间是有限的,但内分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如果我只开药物,其实很难发挥真正好的效果,还是要做好患教工作,才能够更好地去把握治疗方案。”
“每次我听到患者说:‘医生,经过你的治疗,我觉得生活质量提高了很多!’这时我就特别开心,感觉自己就像是个希望使者!”李延兵说,看到患者获益,她觉得非常自豪,更由衷地感谢她的患者,“他们是我的患者,也有很多人成为了我的朋友,这种医患之间的互相信任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李延兵指出,未来团队还将继续从患者需求出发,带来更多好消息。团队正在探索在门诊场景下进行“强化”治疗方案,避免占用患者时间来住院,让他们得到的治疗能更方便,更好地造福患者。
来源:广州日报
记者:徐依励
编辑:郭梓炜
初审:潘曼琪
审核:梁嘉韵
终审:彭福祥 口碑最好的股票配资
- 口碑最好的股票配资 医路芳华 | 李延兵:实现糖尿病逆转,靠的是“胆大心细”2025-05-07
- 配资炒股配资公司资深 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石油交易商预计下周“欧佩克内战”将继续升温2025-05-06
- 配资网络配资炒股 巴菲特:十年内不会卖掉日本的股票2025-05-05
- 免费股票配资 A股异动丨天和磁材跌逾5% 暂无人形机器人相关业务2025-05-04
- 哪里可以找到股票配资平台 中江县农发行:深耕"三农"沃土 筑牢振兴基石贷款余额突破75亿大关_金融_活水_乡村2025-05-03
- P2P配资平台 上海直飞西藏日喀则航线开通2025-05-01